【展讯】写意中国·古代文明与当代社会——中国国家画院油画院“一带一路”艺术考察专题研究展即将开幕
写意中国
古代文明与当代社会
中国国家画院油画院“一带一路”
艺术考察专题研究展
Chinese Freehand Style
Ancient Civilization and Contemporary Society
The Belt and Road investigation and study Exhibition of Oil Painting Department of China National Academy of Painting
由中国国家画院主办,中国国家画院油画院承办,北京文化艺术基金会协办的“写意中国·古代文明与当代社会——中国国家画院油画院‘一带一路’艺术考察专题研究展”开幕式将于2018年1月12日下午14:00在中国美术馆举行,同时还将举办学术研讨会。
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促进了中外多层次、多维度的广泛交流,这对于推动丝绸之路中外艺术的交流合作,加深友谊,增进彼此的艺术观念和创作形式在交流互鉴中得到新的启示,使中外更多的艺术家参与到广阔的艺术对话与交流中起到了纽带作用。
据悉,多年来中国艺术家们就已经在“一带一路”沿线海内外地区和国家进行艺术考察、生活和创作。2017年3月,中国国家画院油画院又专门组织了一次中国优秀油画家团队赴埃及、希腊进行考察的艺术之旅,大大激发了艺术家们的创作激情。此次展览正是为响应国家“一带一路”的发展战略而由中国国家画院组织实施的整个“国际美术创作工程”的一个缩影,是中国国家画院油画院精心策划、组织实施的一次极富意义的专题展览。
该展将展出36位油画家的近百幅作品。参展画家以国家画院油画院研究员为主体,另有其他在参加“一带一路”国际美术创作工程中进行艺术探索和创作实践的优秀油画家;作品则大部分都是专门为此次展览而精心创作的新作,集中表达了中国油画家的心灵思考。
相信此展的举办将为当代中国油画带来新的发展契机,对激励更多油画家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共同开启中国油画美好未来新画卷、建立更广阔的国际艺术交流新起点起到积极的引领作用。
参展艺术家:(按年龄大小排序)
钟涵、全山石、詹建俊、闻立鹏、妥木斯、靳尚谊、杨松林、张祖英、闫振铎、曹新林、文国璋、沈行工、杨刚、戴士和、郭北平、俞晓夫、陈宜明、丁一林、胡明哲、杨飞云、罗朗、杨参军、王琨、白羽平、张立平、张新权、任传文、何红舟、马琳、曹明、李江峰、赵培智、宛少军、庄重、孙晓龙、郑乐
前 言
张祖英
国家的“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把世人的目光再次聚集到古老丝绸之路的广阔空间。
丝绸之路的西端—两河流域、埃及和希腊等地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其悠久灿烂的古代文明创造,不仅为人类文明的全球发展点燃了燎原之火,而且其丰富辉煌的文明遗迹更成为今天全世界所共同珍视的无上瑰宝。这些文明创造的政治、社会与实利的功用早已随着时间而流逝,但其艺术上的思想、形式与价值却无尽凸显而愈加珍贵。远古文明的艺术遗存,不仅展示着自身的巨大存在价值,并成为当代艺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更提示着人们曾经的艺术历史,告诉我们今天何以如此,并且随着历史的轨迹,指明未来的去向。古代文明仍在散发着灿烂的艺术光彩。
古代文明经历过漫长的历史演化,早以不同方式陆续进入了现代文明世界。生活于古老文明土地上的人们,基于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和思想观念的差异而使当代生活呈现出丰富多样的百味形态,由此古代文明与当代社会在承续与新变、吸收与交融中相互紧密地连接在一起,同时现实条件的差异和对现代文明理解的各有侧重,一起构成古老丝绸之路如今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景观。丝绸之路联通着的不同国家彼此尊重,相互包容,开放互鉴,并由此增进对现代文明发展道路的深刻理解,对当代生活多元的丰富感知,并在深入交流中增进友谊而共同前行。
“一带一路”为丝绸之路广阔地域的文化艺术交流与合作、创新与发展带来了新的历史契机。艺术发展历史的经验充分表明,丝绸之路沿线地区自古以来艺术文化繁荣发达,正在于不同民族艺术之间不断的相互交流、碰撞和融汇,从而产生新的艺术火花,带来新的艺术元素,促进艺术思想和观念的不断趋新,而使艺术朝着深度、广度和高度的面向良性发展。此次展览正是贴近了历史的规律,中国艺术家持续进行的艺术考察、交流、写生与创作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再次进行的多层次、多维度的广泛交流,这有助于推动丝绸之路沿线中外艺术的交流合作,加深友谊,增进彼此的艺术观念和创作形式交流,使中外更多的艺术家参与到广阔的艺术对话与交流中,将会为新世纪世界艺术带来艺术创新的亮点,而促进中外艺术向更加良好的方向不断繁荣前行。
历史与现实构成我们生活的全部内容。古代文明与当代社会连接和交织,构成了当代丰富的文化艺术景观。把古代文明和当代生活作为艺术观察和表现的对象,发现和体会不同民族和国家的别样文化内涵,开阔了中国艺术家的世界眼光,也表现了不同地域的人文历史和风土人情,丰富了中国艺术家的表现题材,启发新的艺术感知,涵养深广的人文情怀,从而使其创作出别致的艺术风景,为社会奉献极富特色的文化盛餐,表达出新时代中国艺术家创新的认知、思索和追求。这是此次展览的初衷,也是一次富有创意的尝试。
今天,“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使中国艺术家的对外艺术交流更加频繁,已经引发了诸多的创造实践。本次展览近百件参展作品,来自艺术家们多年来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进行艺术考察和生活的创作实践,作者以中国国家画院油画院研究员为主体,包括其他参加“一带一路”国际美术创作工程的优秀油画家。作为整个国际美术创作工程有意义的一个侧面,展览集中表达了中国油画家的心灵思考。把这些思考和创作成果汇集起来,构成此次展览的基本内容,希望为当代中国油画带来令人欣喜的亮点,更希望此次展览是开启未来更加广阔的国际视野和中外学术交流的新起点!
在历史余晖与时代精神的交汇处
近观中国国家画院油画院“一带一路”
艺术考察专题研究展
张晓凌
在人类历史上,没有一条道路比丝绸之路更为悠久—以陆上丝绸之路开通为始,已有2000 多年的历史;也没有哪一条道路比丝绸之路更为漫长—它通过草原、沙漠和海上所建立的道路,第一次把不同地域的文明连结为一个整体,从这个意义上讲,丝绸之路的诞生标志着人类的第一次全球化运动。更为重要的是,在这条道路上诞生了丰富而灿烂的文化,从长安到两河流域,再到埃及、希腊、罗马,文化的形态跨越了种族、语言和地域的隔阂,通过相互融合而闪耀着文明的光辉。
然而,丝绸之路也是一条几乎被遗忘的路。在中国的正史中,丝绸之路没有任何记载,以至于今天中国正统的历史学家们连“丝绸之路”一词都不愿承认。在西方史学界,情形也大致如此。从东方到西方,丝绸之路几乎同时被遗忘,在这条路上发生的许多重大历史事件与文化现象,也在历史中湮没不复。2013 年,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后,丝绸之路重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并引起国际社会的巨大反响与热烈回应。在全球化与反全球化博弈的格局中,“一带一路”以其和平、交流、互融、对话、共享的特殊内涵,表达出重构国际政治、经济和文化新秩序的宏伟愿景。在这个背景下,以“一带一路”精神为动力,再现丝绸之路的历史故事,阐释丝绸之路的内涵与特质,彰显丝绸之路价值的当下意义,正日益成为中国当代美术创作的主流。中国国家画院启动的具有深远文化战略价值的“一带一路”国际美术工程,正是这一文化潮流的缩影。“古代文明与当代社会—中国国家画院油画院‘一带一路’艺术考察专题研究展”,是“一带一路”国际美术工程的一个部分。本次展览通过中国国家画院油画院组织的30 余位专业画家的考察、研究和创作,较为充分地显示了“一带一路”国际美术工程的阶段性成果,它意味着这项重大创作工程已经走到最为关键的攻坚阶段。
部分参展作品欣赏
(按作者年龄大小排序)
《沙尘暴之履涉》
钟涵
综合材料
120cm×176cm
2006年—2008年
《盛装的塔吉克姑娘阿依古丽》
全山石
布面油画
102cm×84cm
2007年
《昆仑山青年——洛孜伊明》
全山石
布面油画
120cm×95cm
2014年
《无声的歌》
詹建俊
布面油画
180cm×150cm
2010年
虽然这次展览以丝绸之路西端—两河流域、埃及、希腊的写生、创作为主体,但实际上油画院艺术家们的足迹早已遍及河西走廊、新疆、中亚、西亚以及欧洲的广大地域。作为“一带一路”精神最早的领悟者,油画院的艺术家们以题材的广泛性、形态的多元性,以及手法的多样性精彩地回应了“一带一路”这一主题。题材的广泛性与开放性是这次展览的主要特点之一。在艺术家的笔下,无论是古道明月、梵音涟漪,还是异域风情、茶马古道,无论是神秘的燃灯节、苦水社火,还是今日都市的微生活,无论是丝路絮语,还是远古回声,无论是行走于斯的先贤,还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胜景,无不或高亢、或低吟地描绘着丝绸之路这条历史上最为古老、世界上最为绵长的人类互通共荣之路。在作品的现场,迷人的古道气息与生机勃勃的时代气象交互相生,诱人的味道弥散于历史的天空,入人心目,沁人心脾。比起传统的再现手法,艺术家们似乎更愿意将作品当作文化符码来加以建构,由此洋溢出的象征、隐喻、寓言的意味,将观者带入冥思与遐想。在那里,丝绸之路将被幻化为巨大而深邃的民族史诗,而内蕴于其中的丝绸之路真理也将一一现身。
《卓玛》
闻立鹏
纸板油画
54cm×39cm
1978年
《瞑色》
妥木斯
布面油画
1995年
91cm×72.7cm
《行走的老人》
靳尚谊
布面油画
99cm×90cm
1995年
丝绸之路所覆盖的广阔地域,几乎包括了所有的人类文明。在丝绸之路上发生的交流、贸易、冲突、融合,将这条道路打造成了各个民族的“精神磨刀石”,铸就了各个民族的性格与精神。这次出展的以不同民族人物为主体的作品,从一个侧面回应了这一史实。靳尚谊创作于1995年的《行走的老人》和2016 年创作的《藏族宫廷舞》,前后相距20 余年,虽然风格相去甚远,但不变的却是对人物内在心灵特质的准确表达与呈现。在詹建俊作品《舞》中,非洲原住民部落舞者的修长身躯穿梭在暗如夜空、暖如篝火的红黑色调之间。在描绘人体的矫健笔触,鼓点般震颤着的白色首饰以及摇曳的黄色草裙,强烈的明暗对比和色彩跃动中,人类生命原初的自然律动,似乎通过画家的笔尖冲盈而来。全山石的作品《昆仑山青年—洛孜伊明》和《盛装的塔吉克姑娘阿依古丽》,几乎可以当作高原民族性格的谱系来加以分析。闻立鹏这次展出的是两张旧作—《卓玛》《藏族民兵巴采》,无意中,这些作品提醒了一个事实:丝绸之路民族性格与形象的塑造,在遥远的年代即已开始。同样,妥木斯的作品《瞑色》虽然创作于1995 年,但夸张的造型与沉稳内敛的色彩所营造的蒙古族女性形象,已然超越形象本身而带来对丝绸之路远古草原生活的无尽遐思。杨飞云的《冬日盛装》和《新疆塔吉克大学生》分别描绘了藏族和塔吉克族的女性形象,画家以严谨的造型、和谐的色调、朴茂的笔触,在对象真实的生活环境中细腻地捕捉着她们的内心世界。在张祖英笔下的“埃及纪事”系列作品,无论黑袍遮面、只露出一双明亮眸子的埃及女子,还是白衣加身、抬首张望的骆队少年,抑或是皎洁新月下阿拉伯庄园的浓郁气息,均显示出画家在异域人物塑造和风情表达上的匠心独运。而《吴哥的微笑》则具有迷离的寓言性质:庙宇石柱在阳光下规律性分割的阴影,与巨大古代神像擦肩而过的当代僧侣,共同呈现了一个象征性的瞬间。画家试图带领观众去思索何为永恒,何为时光,何为信仰。丝绸之路作为一个地理概念,贯穿了河西走廊,连结了欧亚大陆,记录着沿线各个文明形态在历史长河中的风云变幻,以及各个民族的兴衰荣辱。几千年的历史进程造就了各民族独特的文化,也形成了繁花般的民俗风情。以多样性手法,表现不同民族的生活场景,呈现不同民族的生活与审美情趣,成为本次展览的显著特色。赵培智以对新疆少数民族人物的卓越表现而著称。本次展出的作品刻意减弱了用笔的厚度,强化了画面的抒情性,更多地释出了生活的情趣。而俞晓夫对人物和场景的描绘,则以他擅长的超现实方法,巧妙地处理了主体与背景之间的迷幻般的关系。历史和文明的变迁,在曹明的系列作品中得到了清晰的印证,画中的人物,徘徊于现代社会与民族传统、宗教与日常生活之间,由此形成画面微妙的隐喻关系。何红舟对丝绸之路的理解,既来自于对街头生活情趣的捕捉,也来自于暮色中的宗教景观,这让他的画面不间歇地周游于出世与入世的迷茫中。与何红舟相比,孙晓龙更注重人物情态的细节表达,日记般的叙事中,画面形象一如周遭的人物那样生动、活泼,充满乐趣。值得推崇的是文国璋的《闺房里的新嫁娘》。画面既是塔吉克族新娘出嫁的日常情景,又是一首气象宏大、充满和谐之音的抒情长诗,也是塔吉克族最具民族特性的群像,从中似乎能读出这个民族的心灵史。因此,与其说这件作品是视觉的,不如说它是诗意的。
《尼罗河》
杨松林
布面油画
120cm×200cm
2017年
《埃及纪事系列之黑袍中的眼睛》
张祖英
布面油画
134cm×74cm
2017年
《吴哥的微笑》
张祖英
布面油画
160cm×125cm
2008年
《无题 · 印尼》
闫振铎
布面油画
161cm×226cm
2017年
《父子俩》
曹新林
亚麻布、油彩
100cm×80.3cm
2017年
《闺房里的新嫁娘》
文国璋
布面油画
200cm×500cm
2008年—2017年
《地中海的明珠——希腊风景组画之二》
沈行工
布面油画
76cm×76cm
2017年
《霁》
杨刚
布面油画
140cm×180cm
2009年—2017年
《祥云飞天》
戴士和
布面油画
90cm×160cm
2017年
如何将历史史实转换、提升为宏大史诗,始终是“一带一路”创作的关键性课题。本次展览因是阶段性成果,并未完全触及这一课题,但在郭北平、罗朗、张立平等人的作品中,已透露出些许这方面的信息。郭北平笔下的音乐家王洛宾,沐浴着金色的阳光,在驴车上弹琴歌唱,场景平实却动人心魄。画家通过高超的想象和诗意化的叙事能力所重构出的历史场景,让我们恍然回到歌王的乐声中。罗朗笔下的旧日上海码头,用降格的色调加以处理,突出了历史沧桑感,近于黑白色调的表象之下,暗示出上海港在近现代历史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在张立平的《涨海声中万国商—元代泉州港》中,艺术家的想象力再一次主宰了海上商贸史的重建,大面积暖色中所呈现出的百舸争流的繁荣场景,让古代泉州从历史的烟云中走向当代。
对题材意义的破解与解读始终是重大题材创作的基石与前提。从东方艺术家的视角,以现代人的观念,重现两河流域、古埃及、古希腊乃至中国古文明,成为艺术家们的独特追求,这一追求也决定了他们画面的人文质地。从这个角度讲,艺术家们是古文明的现代重构者。戴士和的《祥云飞天》、丁一林的“远古回声”系列作品、杨参军的“丝路絮语”系列作品等,都用最简练明快的笔法与饱和的色彩展现历史星空中的片段,线条、色彩的跃动感展现出画家们最直接的视觉感受,历史沉重的脚步在他们的作品中似乎变得轻快。曹新林的《古埃及法老们的故事》、宛少军的“埃及”系列、张新权的《尼罗河》、杨松林的《河畔人家》、郑乐的“残破的记忆”系列,均用在场纪实的手法反映古埃及文明与当代社会之间的碰撞与纠葛。在这些画面中,埃及民族生生不息的火焰并未随着法老时代一起被时间的流沙湮没,反而日益闪射出时代的魅力。画面上,参观者持着照相机,鱼贯涌入高耸的神殿石壁之间,快门的声音似乎频频响起;戴白色头纱的少女们带着些许胆怯和敬畏,在博物馆中举首凝视着古典时期的塑像。无论是画中的人物,还是执笔的画家,每一位当代人在面对浩瀚人类文明时的复杂感受,让画面无意中被赋予了文化的质感与厚度。在这个系列中,钟涵的《沙尘暴之履涉》无疑是最为独特的。颜料和笔触多层叠罩、堆积,不仅没有让画面因吸油而变得斑驳,反而因大面积的色彩笔痕交错而更加粗粝、雄浑。伴随着滚滚沙暴而巍然不动的巨大山体上的摩崖石刻,穿越岁月之困,铺陈着自己的前世今生。中国古典文明的历久弥新在这件作品中体现得极为透彻。
《王洛宾和他的西行慢歌》
郭北平
布面油画
200cm×300cm
2017年
《马可 · 波罗纪游》
俞晓夫
布面油画
60cm×80cm
2017年
《中国援非医疗队》
陈宜明、郭健濂
布面油画
37cm×60cm
2017年
《远古回声——埃及卡尔纳克神庙》
丁一林
布面油画
110cm×190cm
2017年
《茶马古道》
胡明哲
岩彩
200cm×400cm
2017年
《圣托里尼之一》
胡明哲
岩彩
60cm×90cm
2017年
《冬日盛装》
杨飞云
布面油画
130cm×95cm
2015年
《远方》
罗朗
布面油画
80cm×100cm
2017年
《丝路絮语之一》
杨参军、卢家华、李青
布面油画
100cm×300cm
2017年
《丝路絮语之二》
杨参军、卢家华、李青
布面油画
100cm×300cm
2017年
《文成公主》
王琨
布面油画
80cm×180cm
2017年
《河西走廊的阳光》
白羽平
布面油画
100cm×200cm
2017年
《涨海声中万国商—元代泉州港》
张立平
布面油画
110cm×200cm
2017年
《尼罗河》
张新权
布面油画
180cm×440cm
2017年
《金色的尼罗河之一》
任传文
布面油画
195cm×125cm
2017年
《尼罗河畔》
何红舟
布面油画
150cm×150cm
2017年
《卢克索街头》
何红舟
布面油画
150cm×150cm
2017年
《尼罗河的黄昏》
马琳
布面油画
130cm×80cm
2017年
以东方艺术家的视野观照、呈现丝绸之路上的景观,将会是怎样的一番景象?这是一个具有哲理意味的问题。总体而言,中国国家画院油画院艺术家们的这次考察、写生、创作的“景观”,并非简单的对景写生,而是在与自然、天地对话中心灵意象的呈现,一如美国画家格雷弗斯在了解东方绘画后所说:“我意识到艺术和自然是心灵的风景,从中我们可以觉察出人类存在的本质。”任传文的“金色尼罗河”系列作品和马琳的《卫城》有异曲同工之妙:一层时光的滤镜笼罩在埃及与希腊的大地之上。在北非,沙漠中的骆驼、神像与红海金色波涛里的白色帆影遥遥相望,画中旅人一张张古风盎然的面孔向画外凝视,空间与时间的混沌感霎时被强化;在卫城,远处的千年古城笼罩在斜阳下,近景中郊外小河上飘摇着一叶无人撑桨的孤舟。在画面下方大片阴影的衬托下,小舟将要去哪里无人知晓,平静的河流没有为观众指引方向,但画面所洋溢出的象征与隐喻意味,将观者带入沉思。神人共存的隐秘世界似乎在画面中显现,人类关于玄冥天地的遐想依然不会停歇。沈行工在“地中海明珠——希腊风景组画”系列中,运用自己最为成熟的绘画技法勾勒出白蓝相间的希腊城市。样式古老的现代建筑坐落于蔚蓝海岸和现代公路之间,大量白色颜料辅以蓝绿色块的点缀,暗示着对纯粹美学保持着终极追问的古希腊文明,依然在耀眼的阳光和清透的空气中驻足。遥远的卫城之下,熄火的摩托车,靠岸的游艇让人感受到一份荣光落幕后的闲适。庄重的《布达佩斯的雪》是这个都市的传奇性再现。高耸的哥特式教堂与静卧的现代建筑相拥交错,在纷扬的大雪中静谧地书写着关于城的历史。心灵风景的神圣性、宗教感同样完整地呈现在白羽平的《河西走廊的阳光》之中。与上述作品比起来,李江峰的作品《心扉—爱琴海》《心扉—尼罗河》则如同这两个文明一样迷人而隽永。
《埃及印象·文明的变迁》
曹明
布面油画
180cm×350cm
2017年
《心扉——爱琴海》
李江峰
布面油画
200cm×140cm
2017年
《开罗的女人》
赵培智
布面油画
200cm×170cm
2017年
《圣岛小镇》
宛少军
布面油画
80cm×100cm
2017年
《布达佩斯的雪》
庄重
布面油画
194cm×390cm
2017年
《水烟》
孙晓龙
布面油画
80cm×100cm
2017年
《捷克小镇》
郑乐
布面油画
60cm×100cm
2016年
中国国家画院油画院艺术家在表达“一带一路”主题的同时,也丝毫不掩饰自己的美学诉求。事实上,以丝绸之路题材为动力和资源,着力于中国当代油画体系的构建,正是这次展览的文化理想与信念。众所周知,以新题材催生新的美学形式,是中国美术现代性建构的主要方式之一。从这个意义上讲,“一带一路”的主题创作,是一次巨大的美学机遇。通过对这次展览的阅读,可以领略到这样的文化景象:丝绸之路精神与题材所唤醒的想象力与美学渴望,正源源不断地转化为艺术家们创建新形式、新语言的实践。胡明哲的“圣托里尼”系列作品聚焦于变化多端的拱门、对开窗以及马赛克式的街道。画家通过中国园林移步取景的方式,以大面积几何形状的明暗、冷暖色块的切换,组织出富有装饰意味的画面。这种刻意弱化造型感的处理方式,增强了爱琴海畔小城建筑错落的质感,大片颜色的晕染、叠透,也让画中的圣托里尼多了一丝东方神韵的光芒。与胡明哲的明快与装饰意趣不同的是,闫振铎的2017 年新作则执着于神秘形式意味的探索,凄迷、含混、孤寂交织为画面的不可捉摸的意象;长期着力于西藏题材表现的王琨迷恋于高原特有的秘境,为此,他不惜将日常的牦牛抽取为涌动而来的墨块结构,由此带给画面超常的气质:抽象与具象、物体与结构彼此对抗又难以分离。
这个展览虽然是“一带一路”国际美术工程的阶段性成果,但其象征意味却是浓厚的。简单地讲,它所展示的作品,不仅意味着古代文明与当代社会所交织成的价值已成为艺术家们的叙事主体,而且还将由此开拓出油画美学实验的胜景。有趣的是,这两者同时指向了一个共同的文化景观,那就是油画中正在形成的“中国学派”。接下来的问题是,本次展览为何尚未展出即获得普遍的青睐?答案并不神秘,它可以这样表述:当艺术家双脚站在历史余晖与时代精神的交汇处时,一切即已注定!
该展陈列于中国美术馆一层3、5、7号展厅,将从2018年1月12日展至1月21日,精彩纷呈,欢迎届时观展。
供图:中国国家画院油画院
更多精彩文章☟
■ “美在新时代——中国美术馆馆藏书法精品展” 新年启幕中国美术馆
■ “翰墨书盛世 丹青颂华章:多彩贵州大型书画作品展”今日隆重开幕
■ 我的十年|“写意中国——2017中国国家画院雕塑院研究员文献展”今日开幕
投稿联系方式:
E-mail:ysgc@vip.163.com
电话:010—88797730
13911014279
联系人:李太原
微信号:ysgc365
长按二维码关注